为进一步推动津南区紧密型医共体工作,提升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推动消化专科学科建设,近期我院组织召开津南区紧密型医共体消化专科学术交流会议。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王东旭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张志广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闻淑军教授及天津大学汪以馼教授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参会。我院杜绍山副院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医护代表及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代表医生参会,会议由我院消化内科主任孙树申主持。
会上,杜绍山副院长致辞,他对各位专家、同仁到我院做学术交流表示感谢,我院作为津南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有责任和义务推动本地区学科发展。消化内科作为津南区临床重点专科,近年来,在医疗技术、科研教学、学科发展等方面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希望能通过此次学术会议, 提升津南区医疗系统消化系统诊疗能力,造福津南百姓。
大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王东旭教授致辞,他表示召开该会议对提升津南区整体医疗工作水平的意义很大。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讨论、跨学科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创新思路,增强凝聚力,扩大社会影响,这些宝贵的成果,将有力推动津南区消化专科医疗水平向着更高峰攀登。
医路前行,携手并进
我院消化内科宋蕊主治医师向各位专家及领导进行了科室发展介绍,回顾了消化内科的发展历程,向与会专家展示所取得成绩。消化内科苏会杰护士长进行《护理工作汇报》,详细介绍护理工作开展情况。
我院护理部主任刘斌肯定了消化内科医护团队所取得成绩,并对科室诊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中肯建议,希望消化内科医院人员继续努力,加强合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我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名家讲座
天津市知名消化病专家张志广教授分享了《益生菌在HP根除中的应用》,他指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属于Ⅰ类致癌因子,全球约5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消化性溃疡、Hp 相关消化不良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根除治疗也会对肠道菌群造成长期影响,肠道菌群失调是导致Hp根除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肠道菌群失调时,肠道内环境破坏,加重肠道稳态失衡,益生菌的加入是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的关键一步,益生菌用于Hp根除治疗能够尽快恢复健康肠道菌群,调节肠道代谢功能,维持菌群多样性,可减少Hp根除治疗导致的抗生素耐药细菌增加问题。
学者论道
天津大学汪以馼教授分享了《肠道菌群与糖尿病:醋酸菌和乳酸菌通过JNK-jak/STAT信号通路缓解果蝇胰岛素抵抗》,黑腹果蝇具有与人类大量同源的细胞信号通路和相似的代谢网络,其清晰的基因组信息以及丰富强大的遗传学工具,使其成为许多人类疾病研究的理想模型之一。此外,果蝇还具有养殖成本低、生长周期短等特点,逐渐成为研究胰岛素抵抗最重要的非哺乳动物模型,汪以馼教授及其团队通过以果蝇为模型研究了醋酸菌和乳酸菌通过JNK-Jak/STAT信号通路缓解果蝇胰岛素抵抗,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小白顿悟
作为一名新入职青年医生,消化内科郭思奇医师以《秘境寻踪,谁是元凶,“酮”“肝”共苦》为题目就一例以腹泻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病例进行经验分享。她针对病因进行系统的梳理及归纳,并结合本病例进行针对性分析,诊治过程条理清晰,治疗效果明显。在汇报病例过程中,郭思奇医师层次分明、表达流畅,充满热情,能够感染听众,激发共鸣,受到了在场各位专家的一致好评。
醍醐灌顶
会议讨论环节,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闻淑军教授及各位专家对临科研工作疗中常见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不仅为我们解除了疑惑,也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此次学术会议的成功召开定会为津南区消化专科医疗水平的提升注入强大动力, 津南医院消化内科全体医务人员将持续努力,不断提高医疗技术能力,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学科建设,为健康津南贡献应有力量!
供稿/消化内科